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左)、副校長白雪峰(右) 明德啟智,修己樹人 3月27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舉辦了德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高階研修課程培訓活動。清華附中國際部歷來重視德育,并且也已經開始結合國際部的特色,構建國際學校德育課程體系。此次,國際部全體中國籍教職工線上參加了培訓,認真聽取主題講座,以提高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德育素養,同時提醒自己時刻不忘初心,致力于培養學生成為厚德載物、德才兼備的人。 清華附中王殿軍校長在培訓開場致辭中,與各位教師分享了對“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理解,同時提出:在當今新的國際形勢之下,未來的領袖人才需要具備高遠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出眾的才華、堅韌的意志與為他人社會服務的意識,更要有國之大者的胸懷,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從這個意義上講,明德啟智,修己樹人的德育教育就至關重要。 READING 培訓中,清華附中特邀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高德勝教授為大家帶來關于《學生角色的過度外溢及其后果》的主題講座。 高教授以“學生角色”為切入點,向大家清晰地講述了“人及其社會角色”、“學生角色及其邊界(是什么)”、“子女角色被遮蔽(影響是什么)”等多個方面的專業概念。并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帶領大家一同探究目前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中存在學生角色固化、外溢的問題及其后果。 READING 教職工心得 進行德育者,需有德的基本素養;善于德育者,需在德的氛圍中浸染。清華附中白雪峰副校長培訓總結中提到:一場成功的講座不在于得出什么樣的結論,而是是否能引發深度反思,也就是清醒之后的沉重。 通過此次德育培訓,國際部教職工深受觸動,并踴躍分享了深層的反思與感悟。 李京京 小學中文老師 高教授的講座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角,就是我們應該要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而不僅僅只是學生,學習也只是學生這個角色所要做的一項任務,而不是全部,他們需要被發現閃光之處,需要被關愛,需要被理解,學生只是他們的一重身份,而這一重身份與其他的身份和角色是分不開的,是受其他角色影響的。我們不能只孤立地看“學生”這一個角色,那樣就沒有站在“完整人”的角度實施教育。…